
天津北方网讯:10月24日,天津仁爱学院首届“仁爱杯”青春启航创新创业大赛争霸赛落幕。作为本市首个对标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民办高校大型双创赛事,大赛不仅为千余名学子搭建了创新实践舞台,更彰显了天津仁爱学院主动服务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入天开园建设的民办高校担当,为 “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注入青春动能。


首届“仁爱杯”于2025年6月正式启动,围绕天津市十二条重点产业链设置四大核心赛道,覆盖全校各学院创新需求。其中,学术创新赛道聚焦新工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0大领域及乡村振兴相关方向;科创实践赛道链接社会实践与商业转化,涵盖绿色低碳、文化创意等5大领域;职业规划赛道分成长组与就业组,适配不同年级学生发展需求;校友筑梦赛道则依托校友资源,推动产学研融合与市场转化。
据统计,大赛共吸引191个项目进入校级复赛,最终96个项目晋级总决赛现场,千余名学生参与其中。经过专家评审与现场答辩,16个标杆项目完成路演展示,5个顶尖项目在争霸赛中展开最终角逐,涉及文创IP、高温材料、智慧农业、智能防护等多个前沿领域。闭幕式当天,学校创新创业中心同步启用,为后续项目孵化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撑。


天津仁爱学院副校长傅利平表示,学校通过将全校双创类竞赛“一揽子”整合,依托优势学科与创新创业实验室,以第二课堂开展 “有组织”的双创教育,已累计组织培训辅导20余场。目前,学生在各级双创赛事及大创项目参与率超55.87%,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学生占比超8.5%,此次更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天津赛区斩获4项金奖,实现产业赛道3项金奖的首次突破。
副校长傅利平表示,大赛不仅是赛事平台,更是学校构建“一核四促四维” 双创体系的关键抓手——以“仁爱杯”为核心,联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以赛育人”,再通过 “一赛一盟一库一展”提供支撑,最终推动教育教学转型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就业创业提供有力保障,“未来这里将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亮点高地,也会是合格评估的重要展示窗口”。


争霸赛中,多个项目凭借技术创新与市场潜力引发关注。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苏适航团队的“星启?次元造梦师”项目,针对国漫、游戏IP高价值人仔市场空白,结合UV/PAD印刷与3D打印技术打造高收藏价值第三方人仔,已成立天津市灵犀人仔玩具模型有限公司;能源与化工学院周永强团队的“卡本沃超高温沥青基碳纤隔热系统”,以乙烯焦油为原料降低成本,创新工艺使产品耐温达 3000℃,填补国内高端隔热材料缺口;机械与动能工程学院陈亚杰团队的“渔村长”项目,首创乡村淡水鲈鱼生态循环养殖技术,通过智能调控与自动化投喂,大幅提升养殖效率、降低渔民劳动强度。
“从创意萌发到技术落地,我们不仅突破了专业知识的边界,更学会了用商业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入围决赛的智算工程学院杨鹤团队成员表示,其 “AI 驱动的 STF/CNF-PU 复合体系冲击响应材料” 项目,通过算法改进与工艺创新实现解决高损伤场景吸能不足、装备适配性差两大痛点。“大赛让我们明白,创新不是空想,而是要扎根产业需求,这是课堂之外最宝贵的锻炼”。建筑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刘晶晶则通过职业规划赛道明确了“智慧水利工程师”目标,她表示,参与大赛让自己扎实的水利专业基础与 Python、GIS 等技术能力得到整合,“未来要以‘水利为体、信息为翼’,守护祖国江河安澜”。


“此次大赛是民办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天津团泊健康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亚文对大赛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大赛主动融入天开园建设,为区域产业升级储备了青年创新力量,“未来,符合条件的获奖项目将被积极推荐入驻天开园静海团泊园,我们会提供政策支持、资源对接等服务,助力‘创意’转化为‘产业’,共同为‘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贡献力量”。

大赛闭幕式上还同步启动了第二届 “仁爱杯”大赛,标志着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初步形成。未来,天津仁爱学院将持续完善双创生态,让更多青年学子在创新之路上扬帆启航,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青春智慧。
(津云新闻记者 段玮)









